导读:操作步骤/方法【方法1】1在古代汉语中,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(或介词)前面,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“宾语前置”.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:2一、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,宾语一般要前置.但要具备两个条件: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;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,由“不、毋、莫”等否定词表示.例如:①秦人不暇自哀.(《过秦论》)“自哀”应理解为“哀自(哀叹自己)”.②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.(《秋水》)“莫己若”应理解为“莫...
操作步骤/方法
【方法1】
1
在古代汉语中,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(或介词)前面,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“宾语前置”.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:
2
一、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,宾语一般要前置.但要具备两个条件: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;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,由“不、毋、莫”等否定词表示.例如:①秦人不暇自哀.(《过秦论》)“自哀”应理解为“哀自(哀叹自己)”.②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.(《秋水》)“莫己若”应理解为“莫若己”.
3
二、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,宾语一般要前置.例如:①大王来何操?(《鸿门宴》)“何操”应理解为“操何(拿什么)”.②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?(《触龙说赵太后》)“何以”应理解为“以何”.垍
4
三、用“之”、“是”作标志的宾语前置.例如:①夫晋,何罪之有?(《烛之武退秦师》)“何罪之有”应理解为“有何罪”.②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(《师说》)全句应理解为“不解句读,不解惑”.
5
四、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,通常介词(以、与等)宾语前置.例如:①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(《勾践灭吴》)“一以当十”应理解为“以一当十”.②臆!微斯人,吾谁与归?(《岳阳楼记》)“谁与归”应理解为“与谁归”.
6
五、陈述句中中方位词、时间词作宾语时,宾语有时也需要前置.例如:①亚父南向坐.(《鸿门宴》“南向”应理解为“面向南”.②东面而视,不见水端.(《秋水》)“东面而视”应理解为“视东面”.
7
六、“相”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,放在动词的前面.例如:①杂然相许.(《愚公移山》)“相”代“他”(愚公),作“许”的宾语.②好自相扶将.(《孔雀东南飞》)“相”代“婆婆”,作“扶将”的宾语.
8
七、“见”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,放在动词的前面.例如:①府吏见丁宁.(《孔雀东南飞》)“见”代“刘兰芝”作“丁宁”的宾语.②慈父见背.(《陈情表》)“见”代“李密”作“背”的宾语.垍
9
八、“自”字解释为“自己”时,通常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.例如:①举贤以佐.②何故怀瑾握瑜,而自令见放为.垍
10
九、古典诗词中,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,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.例如:①英雄无觅孙仲谋处.(《永遇乐》)“英雄无觅”应理解为“无觅英雄”.②中原北望气如山.(《书愤》)“中原北望”应理解为“北望中原”.
11
倒装句(宾语前置;状语后置;定语后置;主语后置)
12
(一)、宾语前置1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
13
这类宾语前置,要具备两个条件: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;二是必须是否定句,由“不”、“未”、“毋”、“莫”等否定词表示.在这种情况下,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.例如:垍
14
《硕鼠》:“三岁贯汝,莫我肯顾.”“莫我肯顾”应理解成“莫肯顾我”.
15
忌不自信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〈战国策〉
16
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.《寡人之于国也》〈孟子〉
17
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师焉,或不(否)焉.(之,宾语提前的标志)《师说》
18
古之人不余欺也!《石钟山记》苏轼垍
19
不吾知其亦已兮,苟(只要)余情其信芳(美好).《离骚》屈原
20
东望愁泣,若不自胜.《柳毅传》李朝威
21
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,所(代词,“之人”)不忍视.《柳毅传》李朝威垍
22
是以后世无传焉,臣未之闻也.《齐桓晋文之事》〈孟子〉
23
保民而王,莫之能御也.《齐桓晋文之事》〈孟子〉垍
24
而良人未之知也.《齐人有一妻一妾》〈孟子〉垍
25
2、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
26
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“谁”、“何”、“奚”、“安”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.例如:《鸿门宴》:“良问曰:‘大王来何操?’”“何操”应理解为“操何”
27
吾孰与徐公美?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〈战国策〉
28
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?《寡人之于国也》〈孟子〉
29
彼且奚适也?《逍遥游》〈庄子〉垍
30
希望对你有帮助哦
END
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什么叫宾语前置?的全部内容,如果大家还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,请持续关注上海建站网!
标签:
内容声明: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由第三方用户投稿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用户负责。上海建站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连带责任。上海建站网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审核相关关内容,如您发现页面有任何违法或侵权信息,欢迎向网站举报并提供有效线索,我们将认真核查、及时处理。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!